北京玉米淀粉制成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哪里的好
1. 生物可降解性
聚乳酸与传统塑料相比,能够通过微生物、光等降解为 CO2和 H2O。其降解产物无毒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生产聚乳酸的单体是乳酸,而乳酸又可以通过小麦、稻谷和甜菜等农作物或农副产品发酵生产。因此,生产聚乳酸的原料具有可再生性。聚乳酸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降解材料,其应用极其广泛。
2. 生物相容和可吸收性
聚乳酸在人体内可经过酸或酶水解生成乳酸。乳酸作为细胞的一种代谢产物,可以被机体内的酶进一步代谢,生成 CO2和 H2O。因此,聚乳酸对人体无毒、无害,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聚乳酸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能够作为植入人体的生物材料。
3. 物理加工性
聚乳酸作为热塑性的高分子材料,可塑性和物理加工性能好,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结晶度、良好的弹性和柔韧性,以及优良的热成型性。聚乳酸材料与聚丙烯 (PP)、聚苯乙烯(PS)和聚苯醚树脂(PPO)等高分子材料一样,可以进行挤出、拉伸和注射吹塑等成型加工。
热氧降解塑料:由热和(或)氧化引起降解的塑料;热氧降解属于氧化腐蚀,只能使聚合物引起部或的损坏。塑料袋碎片存在于环境中生物降解塑料袋,依照的标准规定塑料袋在某种条件下,如温度达到70度、CO2充分的环境中才能进行生物降解。因此,当可生物降解塑料袋进入海洋等非标准中规定的环境均会降低塑料袋的可生物降解性能。所以,选择合适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袋,还应在合适的环境要求下对使用后的袋子进行处理。
还有,袋子成分性也得打个问号。你可能注意到了,不少可降解塑料袋易破、不耐用。有杭州网友日前吐槽,袋子还没拎到家就“降解”了。为此,一些生产者会加各类添加剂,而这些添加剂就可能对环境产生新的影响。欧洲一项研究检测了36中可降解产品后发现,其中2/3都有有毒化学品,性堪忧。此外,还有不少“伪可降解”塑料袋充斥市场,让普通消费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所以,当资本热钱正在涌向“可降解材料”,当商超正在忙着把塑料袋替换成可降解的,当公众抱怨购袋成本增加时,我们不妨给“可降解”降降温。我们建议,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让实践重新回到“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上来。在这条轨道上,商超也大有文章可做,比如给自备袋子的绿消费者奖励等。
再其次,全降解塑料袋的降解是有条件的。据生产商称,是在工业堆肥条件下,可以在6个月内完成降解。工业堆肥特指50-60度高温,一定湿度,有特定菌种进行发酵的堆肥环境。而有研究机构和者做过真实环境的实验:2014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模拟自然土壤,12个月PLA塑料试验,其质量在12个月之后只是损失0.23%;2017年德国迈洛伊特大学400天的试验,摆在海水和淡水里面,PLA只有约0.5%质量损失;北京的者也在公园里做过类似实验,埋了210天,发现只有小部分降解。埋入土中210天的可降解快递袋(来自:摆脱塑缚)